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
近日,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旨在深化保护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下的健康成长,防止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并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通知强调游戏内容的重要性。各地出版管理部门正在引导网络游戏企业开发具有正确导向、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寓教于乐的网络游戏产品。确保网络游戏内容健康、干净,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网络游戏企业需对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运用技术手段避免中小学生接触到不适宜的游戏或功能。
对于网络游戏用户提交的实名注册信息,必须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进行验证。经过验证为未成年人的用户,将被纳入统一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下,网络游戏企业仅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每日20时至21时,向中小学生提供1小时的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将不得为中小学生提供任何形式的网络游戏服务。
学校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需要严格校内教育管理,提供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采取其他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教职员工若发现学生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学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采取科学的方式来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行为。学校还应推动家校协同合作,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责任,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网络游戏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网络平台和产品,将及时处罚或关停。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举报落实防沉迷措施不力的网络游戏企业和平台。值得一提的是,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已被纳入教育督导范围,督导结果也将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这一通知的发布,无疑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