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看不见的星体”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神秘的天琴星座中发现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天文奇观。在深入研究这颗特殊行星的运动轨迹时,科学家们发现它时而早来,时而迟到,这种不同寻常的现象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极大兴趣。这一发现暗示,这颗行星的轨道中可能隐藏着一颗未曾发现的星体——开普勒-19c。
这颗神秘的开普勒-19c如同宇宙中的隐形战士,至今未被望远镜捕捉到的凌日现象。尽管如此,聪明的科学家们并不气馁,因为他们从开普勒-19b行星的凌日现象中发现了间接证据。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09年发射升空,其目标之一是天琴座和天鹅中的大约十万个恒星系统。通过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科学家们成功找到了这颗隐藏在黑暗中的行星开普勒-19c的线索。
这两颗行星都围绕着天琴星座中的一颗类日恒星开普勒-19旋转,距离地球约650光年。开普勒-19b作为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行星,每次凌日时都会有一些微妙的时间变化。这些时间上的波动表明,除了我们已知的力量之外,还有另一个星体的引力在影响它。这就像有人恶作剧地按响了你家的门铃然后迅速离开,虽然你看不到他们,但你知道肯定有人来过。这种独特的方法使我们得以揭示出这个以前看不见的星体——开普勒-19c的存在。
开普勒-19c的性格多变,可能是一颗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周期为五天的岩石行星,也可能是一颗在椭圆形轨道上运行、周期为百天的气态大行星。论文合著者丹尼尔·法布里基表示,开普勒望远镜将继续观察开普勒-19系统,以收集更多数据并揭示开普勒-19c的轨道特性。未来的研究将使用高空地面设备如HARPS-North来进一步测量其质量,以便对这个神秘的“看不见的星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让我们对宇宙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向。如同揭开神秘面纱的一角,科学家们将继续努力这个充满未知的宇宙,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宇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