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哥斯达黎加未对陪产假立法 落后拉美他国
中新网于8月9日电讯,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国际劳工组织(ILO)最近发布了一项关于拉丁美洲和地区社会保障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的核心内容聚焦于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在男性陪产假政策上的落后。
报告中,国际劳工组织明确指出,相较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和洪都拉斯尚未在法律层面上确立男性陪产假的规定。这些国家的男性员工所获得的陪产假天数,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明显偏少,其法定天数仅为2至15天。尽管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制度,但仍有一些哥斯达黎加的企业在这一领域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和示范。
集装箱码头运营商APM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该公司自2016年起开始为员工提供带薪的陪产假福利。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即从同年6月至去年底,跨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也已批准超过300名哥斯达黎加男性员工休陪产假。这两家企业的努力得到了哥斯达黎加国家妇女研究所的高度认可,被表彰为“在劳动实践中体现性别平等的优秀企业”。
亚马逊哥斯达黎加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西尔维娅·特雷霍斯表示:“我们开创陪产假福利制度的初衷,是希望确保父亲能与新生儿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由于哥斯达黎加的法律规定并未强制企业为员工提供陪产假,这一福利政策自然成为我们公司招聘的一大优势。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哥斯达黎加求职者对在我们公司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即便在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积极落实性别平等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这样的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样的趋势无疑为整个拉丁美洲和地区的性别平等进程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