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简介 (2)
苏轼,一位跨越北宋时空的文学巨匠,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合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重要位置。他的生涯,既是一部科举与仕途的传奇,也是文学与艺术领域的璀璨星辰。
一、科举之路与仕途历程
苏轼的科举之路始于嘉祐二年,他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赢得了欧阳修的赏识,从此步入仕途。他的任职经历丰富多彩,历任凤翔府签判、杭州通判及密州、徐州、湖州知州等地。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尽管仕途坎坷,他仍哲宗时升任翰林学士,后外放杭州、颍州、扬州等地。晚年,新党执政,再度被贬至惠州、儋州。在这期间,他依然不失文人本色,抗洪救灾、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并创办了中国首家公立医院“安乐坊”。
二、文学与艺术的辉煌成就
苏轼的诗词文赋,流传千古。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豪放词的巅峰之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而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除了文学,苏轼在书画领域也有深厚造诣。他的书法被列为“宋四家”之一,擅长墨竹、怪石等绘画题材,《枯木怪石图》是他的传世名作。
三、晚年与深远影响
徽宗即位后,苏轼获赦北归,最终在常州病逝,追谥“文忠”。他留下了丰富的著述,包括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如《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苏轼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与他的文学成就共同构成了“东坡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科举、仕途、文学、艺术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文化巨人。他的事迹、他的作品、他的精神,都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