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模样大预测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外星人充满了好奇和想象。科幻电影中常常描绘出他们头大眼睛大身体小的模样,仿佛是为了告诉我们他们的大脑发育成熟而四肢退化。但真正的外星人,或许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科学家们基于对一些星球环境的预测,提出了他们的推测。这些预测是否准确呢?在小编看来,更像是科学家的一厢情愿罢了。毕竟那些宜居星球上是否真的存在生命,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所谓的科学推测,其理论基础并不充分。
在浩瀚的宇宙之外,红矮星系统因其可能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宜居地而备受关注。Brian Choo博士与图像艺术家史蒂夫·格赖斯合作,根据这些红矮星的环境特征,描绘出了围绕其运转的行星上可能存在的动植物形象。
Trappist-1系统是新近发现的,其恒星周围至少存在3到7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引起了天文学家的广泛关注。这一数字甚至可能更高。对于这个系统的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两位创作者表示,如果真有生命存在,那么它们与地球生命之间必将存在巨大的差异。
Brian Choo博士来自澳大利亚福林德斯大学,他主要研究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地球生命物种的发展。他认为Trappist-1系统中的动物主要过着两栖生活,硬化的骨板和厚厚的皮肤是它们生活在行星表面的必备之物,可以保护它们免受猛烈日光、风吹碎屑和掠食者的威胁。这些动物可能主要食用紧贴地表生长或生长于岩石缝隙中的植物。为了获取食物和挖掘洞穴,它们可能需要具有特殊嘴巴形态和强有力的前肢。
Brian Choo博士还推测,这些动物可能拥有透明的皮肤,以适应红矮星发出的辐射光谱。它们可能具有矮壮的身材和盔甲般的外壳,以便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这些动物的桨状尾巴和残余的鳍表明它们的幼体发育时曾有一段时间在水中度过。在植物方面,Brian Choo博士描述了一种以地面生长的地衣类植物为食的外星植物。这些植物为了确保获得足够的液态水,可能具有肥厚多汁的芽或根。
对于外星植物的演化过程,Brian Choo博士表示其中涉及到某种程度的自我意识。植物需要知道如何借助风力传播种子,这需要它们对周围环境有感觉。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部分,但其中的挑战在于知道向哪里传播以及何时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