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为报一女子大恩,为何向河中投下千两黄
今天,奇秘网带来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春秋末期的传奇人物——伍子胥的世界。
伍子胥,名员(一作芸),字子胥,生于公元前559年,是春秋末期的大夫和军事家。提及他的名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吴王和鞭尸,鲜少人知道他与“千金小姐”的典故。
故事从伍子胥因家仇逃避楚王的追杀开始。一日,他与王孙胜逃至江苏溧阳市的濑水岸边,身心俱疲,身处绝境。正当他们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清秀瘦小的女子在岸边浣纱的景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伍子胥瞬间被饥饿击中,他目光锁定浣纱女身旁的食盒。尽管他内心挣扎,终究难以抵挡饥饿的侵袭。他鼓足勇气,向女子乞食。尽管女子最初有些害羞和顾虑,但看到伍子胥的窘迫和真诚,她最终选择了帮助他。
命运似乎在捉弄这对萍水相逢的男女。当女子得知伍子胥是通缉犯时,心中五味杂陈。她感叹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男子,却是个被通缉的犯人。伍子胥见状,只能坦诚相告,并劝慰女子不要担心,他不是恶人。
女子内心的矛盾却无法平息。她感到自己已逾越礼仪,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最终,她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纵身跳入湍急的流水之中。
伍子胥在离开后感到不安,迅速返回岸边。只见流水依旧,岸边只有一双鞋袜。他深感感伤,于是咬破手指,在石头上写下誓言:“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并将之埋于土下。
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后成为吴王重臣,参与了姑苏城(即苏州城)的营造。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成功复仇并掘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当他回到此地并挖出誓言之石时,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千两黄金投入濑水。从此这水被称为“投金濑”,也被称为“黄金港”。据说后来有人从这水中捡到过黄金货币“郢爰”,那是楚国的金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黄金货币之一。然而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这么久或许那些黄金已经不复存在但依然让我们为之感动与思索......这篇故事展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情感纠葛以及人性的伟大与悲壮展现了伍子胥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和忠诚守信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历史背景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