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闭幕 老匠人盼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首届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古韵新生,技艺传承
随着古朴的钟声响起,山东省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在曲阜盛大开幕。这是一场汇聚了全省文博技术工匠的盛会,也是一场展示木作、瓦作、彩画作、油漆作四大中国古建筑传统工艺和考古探掘技能的竞技。
比赛现场,工匠们纷纷展现出他们的绝活。木匠用锛砍出片片刨花,瓦匠将条砖和白灰膏搭配砌筑,油漆匠在槅扇上制作均匀的扎线,彩画匠笔尖流转对着图样起谱子,考古匠人则手持洛阳铲垂直入土鉴土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诠释着古老技艺的魅力。
其中,年过花甲的陈根全在木作组中荣获一等奖。从事古建筑修复工作30余年的他,对年轻一代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表示担忧。他强调:“老技艺的传承需要新生力量的融入”,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充满期待。
而29岁的郑建洋则是家中彩画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他在本次大赛彩画作组中脱颖而出。他表示,自小在父辈的熏陶下,对彩画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彩画技艺的掌握需勤学苦练,领悟文物的历史内涵和细节,至少需三五年的时间“入门”。郑建洋深知,传统技艺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继承发扬它是每个传承人的使命。
本次大赛的裁判长、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技艺部原主任李永革表示,“希望在传统技艺比赛的现场看见更多的‘黑发’,技艺传承才有盼头。”他认为,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需要重视技艺的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弘扬。山东不同地区的传统技艺各具特色,应提高工匠传承技艺的积极性,锻炼更多的年轻人成为技能人才。
作为山东省第一次文物职业技能的大练兵,本次大赛为文博行业的技工技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技术、切磋学习的平台。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周晓波表示,山东是文物资源大省,文物事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一线专业技工青黄不接等问题。本次大赛的举办将推动山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博领军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
随着大赛的闭幕,我们见证了古韵新生,技艺传承的辉煌时刻。这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古老的技艺中,注入新生的力量,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