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气球探测“蟹状星云”脉冲星异常射线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新墨西哥州萨姆纳堡的美国宇航局发射场,一场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宇宙之旅即将展开。在金秋的2011年9月18日,来自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宇宙学家们计划放飞一颗巨型气球。这个气球携带着一吨的科学仪器,升空高度将达到惊人的13万英尺。这次冒险的任务是为了探索神秘的蟹状星云中的伽马射线强度异常现象。蟹状星云,距离地球约6500光年之遥,它的形态犹如一只螃蟹,散发着超新星爆炸后的余辉。科学家们在这片星云中探测到了不寻常的伽马射线波动,他们怀疑这可能是来自星云内部神秘的脉冲星所释放的能量。为了揭开这层神秘面纱,科学家们启动了一项名为伽马射线偏振实验(GRAPE)的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利用伽马射线偏振仪对宇宙中的高能天体进行深入研究。这项实验由新罕布什尔大学空间科学研究中心主导,其研究领域涵盖地球科学、海洋研究以及空间探测等多个领域。此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测量伽马射线的偏振现象,揭示射线源的特征以及产生辐射的机制。科学家们推测,蟹状星云中发射的伽马射线可能源于星云内部的高速粒子相互作用。这些粒子被加速至光速,形成了亚原子粒子间的激烈碰撞。首席科学家马克麦康奈尔教授认为,这些高能粒子的抛射行为可能源于一个狭窄的喷流,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喷射出星云。为了深入研究这一现象,科学家们将使用巨型气球搭载伽马射线偏振仪升空进行观测。这次飞行任务可能持续近40个小时,但由于飞行高度可能不足以满足观测需求,科学家们计划将气球送往南极上空进行更高海拔的观测。南极上空的极地风盛行于每年的十二月至一月份之间,这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测窗口。停留时间越长,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次数就越多。这次长途飞行有望捕捉到更多关于宇宙伽马射线暴的信息。此次实验中使用的伽马射线偏振仪是由美国空间轨道红外天文卫星科学研究中心设计和制造的,该仪器由16个偏光仪组成。当气球飞至南极上空时,将搭载32个探测装置,用于监测全天伽马射线暴的发生和太阳耀斑辐射的情况。这次探索之旅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科学家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揭开蟹状星云中伽马射线强度异常现象的神秘面纱,并借此揭示宇宙中更多未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