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华《秦风 晨风》MV
秦风晨风之歌
晨曦初露,晨风微凉,在那遥远的北方森林,鹯鸟展翅飞翔。此刻的我,未见君子归来,心中忧虑如焚,忧思难忘。如何如何,我深感他已忘我多矣!
山峦起伏,林木葱葱。那茂密的山林中,有苞栎熠熠生辉,也有棣树在微风中摇曳。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我仍未见君子归来,心中忧虑如醉如痴。如何如何,我越发觉得他已经忘记了我!
在这片土地上,万物各得其所,唯独我仍在此地徘徊。隰地里,六驳与树檖交错生长,如同这个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它的位置,而唯独我仍在为君子的离去而忧伤。这份忧心,如同漆黑的夜晚,让我无法找到前进的方向。
《晨风》这首歌,是对君子的深深思念,也是对忘却的忧虑。诗歌以鸟飞投林、山有林木作为起兴,象征着与君子的契合与归宿。因为“未见君子”,我才如此忧虑,反复咏叹,表达了我对君子的深情厚意。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首章以鹯鸟归林为起兴,也带有赋的成分。鸟倦飞而知返,而我却始终未等到君子的归来。那位女子望穿秋水,情深意切。起首两句,从眼前的景象引出心中的情感,在暮色苍茫的黄昏,仍不见意中的“君子”,心底不禁涌起忧伤和苦涩。她反复思量,越想越怕,他是否已忘记了我?
质朴的语言,不加雕琢,如同白话,却表达出真挚的感情。使人如闻其声,如窥其心。《诗经》的语言艺术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忘我实多”可以推测他们间有过许多美好的誓言和承诺,忘得多也就负得深。这位“君子”无疑是个负心汉,但诗意的表达却相当含蓄。
“山有……隰有……”是《诗经》中常见的起兴句式,用来比喻物各得其宜。那位女子在望穿双眼后,瞥见晨风鸟箭般掠过飞入北林,余下所见就是山坡上的茂密栎树和洼地里的梓榆。第二章则换了两种树:棣和檖。换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换韵脚。万物各得其所,唯独自己无所适从,那份孤独和凄凉难以言表。诗中的三章在表达“忧心”上层层递进,“钦钦”形容忧而不忘,“靡乐”表示不再有欢乐,“如醉”表示精神恍惚。若再继续发展,恐怕精神会崩溃。全诗各章感情的递进轨迹清晰且真实可信。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我如同那晨风鸟,飞向远方寻找自己的归宿。只愿君子能早日归来,慰我忧思。《晨风》之歌,唱出了我对君子的思念,也唱出了我对忘却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