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你知道几个?
在唐末五代时期,战火纷飞,政权割据,导致官学凋零,而私学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几大书院的兴起。
说起“四大书院”,虽具体名单一直存在争议,但多数观点认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是三大无可争议的书院。而关于第四个书院的争议,主要围绕嵩阳书院与石鼓书院展开。
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五代后晋时期,大儒杨悫创办此书院,至北宋初年,其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众多,使得睢阳书院名声大噪。北宋的名流如范仲淹等也曾到此讲学,更有《三字经》中赞其为“兴学,始于商丘”。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由智璇等僧人初步形成书院的雏形,后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创办。历经多次战火洗礼,岳麓书院数度重建,每一次劫难后都更加坚韧地重新崛起。它的历程仿佛映射出我们民族的坚韧不屈。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国家在都城外设立的国家官学。南宋儒学大家朱熹曾在此讲学,而唐末五代的诗人王贞白也在此留下了珍惜时间的诗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至于第四个书院的争议,石鼓书院和嵩阳书院都是热门候选。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宋朝时期文化繁荣,许多名儒曾在此讲学。而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区,历史悠久,多名古代学者如范仲淹等都曾在此授课。
1998年,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的“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中,所选的书院包括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也有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四大书院应包括前面的三大书院加上石鼓书院。
无论争议如何,这些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不仅承载了古代学者们的知识和智慧,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民族的兴衰。每一个书院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