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诗仙李白心目中的战国时期头号偶像
在遥远的战国时期,齐国的高士鲁仲连,一个胸怀韬略、腹隐奇谋的智者,他的声名在齐赵之地如日中天。他并非世俗眼中的政客,而是游荡于江湖的布衣侠客,他的影响力足以在州域内施展权威,甚至在公卿之间也拥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辩才出众,犹如绽放的莲花,为战国时代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他的人生轨迹并不以追求名利为荣,相反,他更像一个墨家弟子,心怀天下,哪里有危难,他便出现在哪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寻求任何封赏。
鲁仲连的名字在少年时期就已声名远扬。当时著名的孟尝君曾三次邀请他成为门下的食客。鲁仲连性格豪放,崇尚自由,不愿受到任何管束。他对孟尝君门下那些只知趋炎附势之徒嗤之以鼻,因此坚决拒绝了孟尝君的邀请,这让孟尝君颇为尴尬。
公元前260年,秦军的铁蹄踏碎了赵国的防线,四十万赵卒惨遭坑杀,赵国都城邯郸岌岌可危。面对秦国的压迫,赵国不得不考虑尊秦王为帝以求苟延残喘。鲁仲连却挺身而出,他的到来为赵国带来了希望。
当他听到新垣衍劝说赵王尊秦为帝的消息后,愤怒不已。他立刻找到平原君,质问其为何不敢反抗。平原君无奈表示,魏军也不愿与秦军正面交锋,而新垣衍更是带来了投降派的声音。鲁仲连毫不犹豫地指出平原君的软弱和失误。他认为新垣衍只顾个人安危而不顾大局,终将把魏国推向秦国的怀抱。他引述商纣对待商末三贤王的历史事件,说明秦一旦称帝,必将像商纣对待诸侯一样对待投降的诸侯。鲁仲连警告说如果魏国和赵国选择投降秦国,那么他们的命运将不堪设想。他认为唯一能救魏赵的办法就是在战场上打败秦兵。他的一席话让新垣衍无言以对灰溜溜走了。他的言辞虽可能是后人整理润色而成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鲁仲连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鲁仲连不仅是一个智者更是一个勇者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为战国时代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鲁仲连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