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去世时曹丕大哭为何被骂 因曹丕太会作秀
在公元220年的洛阳,传来曹操去世的噩耗,这消息震撼了邺城,顿时众人一片哀痛。整个朝堂之上,群臣纷纷落泪,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人们对曹操的离世感到惋惜,尤其是那些与曹操共过生死、经历过二三十年征战的元老重臣。他们与曹操之间,早已结下了深厚的君臣情谊。在这份悲痛中,也不乏一些人是在作秀,比如曹丕。
曹丕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他常常掩盖自己的真实情感。当曹操出征时,他并未以华丽的辞藻来献上赞美之词,而是选择趴在地上大哭。这一举动让众人惊讶,也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沉默寡言的皇子。曹操年岁已高,此去出征,生死未卜,曹丕的一哭,让众人看到了他的忠孝之心。
如今,曹操的死讯再次传到邺城,曹丕的内心欣喜不已。他渴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他即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他依旧要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继续在大臣面前扮演一个孝子忠臣的角色。父亲去世,怎能不哭?于是,曹丕不仅要哭,而且要大声地哭,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曹操最孝顺的儿子。
朝中大臣们也纷纷落泪,他们跟随着新主子的情绪,一同沉浸在悲痛之中。中庶子司马孚走出列位,他劝谏曹丕:“现在君王刚刚去世,天下人都依赖殿下,殿下应以江山百姓为重,怎能只效仿普通百姓一味大哭呢?”看到曹丕逐渐停止哭泣,司马孚转身面对朝臣,大声呵斥:“在这里大哭有什么用呢?我们应当及早参拜天子,让太子早日登基。”
司马孚的言辞犀利,他独具慧眼,在众人的一片哀戚中看到了未来。他斥责那些只是大哭而不行动的人,展现了他的胆略和睿智。朝臣们看着曹丕和司马孚,渐渐地停止了哭泣,重新排列队伍,下跪行礼。
在曹魏帝国时期,司马孚一直对曹魏忠诚耿耿。他从魏文帝曹丕时代起,就一直为曹魏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对曹魏的忠诚和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他的智慧和胆略,使他成为曹魏帝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存在,为曹魏帝国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