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进士究竟可以做什么官-前途如何

考古学家 2025-07-21 10:29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考中进士,是否意味着即刻荣膺官职?这是众多读者所热切关心的问题。在昨日发布关于进士录取人数的文章后,授官问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有些读者认为,古代只要考中进士,便能够轻松获得七品县令的职位,相当于现今的县处级干部,起步之高令人羡慕。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辩证看待。在古代,考中进士绝非易事。每三年一次的大比之中,最多只有300人能够荣登进士之列。要知道,古代的人口数量远低于现代,以605年的统计为例,当时的人口仅为3714万人,而在清朝十四年(1834年)人口才达到4.01亿。在这样的人口背景下,进士的录取比例显得尤为珍贵。从院试到京城的考试,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能够一路考至京城,绝非寻常之事,需要非凡的才能与毅力。在我看来,考中进士的难度远超过现代的选拔处级干部,古代能够提拔厅级干部的人数也远多于一年内的进士录取人数。

对于那些成功考中进士的人而言,他们并非立即就能获得官职。皇帝亲自面试的进士们虽然尊贵无比,被视为皇帝的门生,但并不会立即被任命为七品县令。相比之下,当下中央部委的官员到基层挂职做处级官员的情况较少,多数是直接挂厅局级或以上的职位。将进士只当作一个县令似乎有些委屈了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进士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隋朝。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改变魏晋以来的弊端,拓宽选拔人才的来源与途径。在隋朝初期,进士科只考察对策,不试诗赋,与两汉时期的对策取士有所继承。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士科逐渐受到世人的推崇。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如果没有经过进士的考验,总会觉得有些遗憾。这一制度下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便是对此的生动描述。

考中进士是古代读书人追求的最高荣誉之一,但并不意味着立即就能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选拔真正有才识的人,为朝廷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对于那些成功考中进士的人而言,他们将迎来更加广阔的仕途前景,但也需要继续努力学习,为百姓谋福利。

上一篇:懒得经营社交圈的五大生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