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湛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如何评价他
高湛,即齐武帝,是神武帝第九子,与文襄帝、文宣帝、孝昭帝同母。他生于皇室,母亲是武明皇后。在位共四年,他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充满传奇色彩。
高湛初封长广郡公,天保元年(550年)进爵长广王。他在支持孝昭帝政变夺权后,迁任太傅、右丞相。皇建二年(561年)即位,改元太宁。他的执政时期并不平顺。在位期间,他宠信奸佞,皇室,肆意诛杀宗室以及大臣,导致朝政混乱,社会动荡,国势日衰。
高湛在位期间,也曾采取措施平定叛乱。河清元年(562年),他将有功的族叔祖平秦王高归彦外放为冀州刺史。高归彦在冀州起兵谋反。高湛命大司马段韶、司空娄睿讨伐并擒获高归彦及其党羽。他也关注民生,太宁元年(561年)十一月十八日,他诏令大使巡行天下,访求政事的善恶,询问百姓疾苦,提拔贤良。
高湛的军事成就与政绩相比则相形见绌。河清二年(563年),突厥与北周联合入侵北齐,高湛派兵抵抗,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整体上处于守势。
高湛的执政风格和个人生活也备受诟病。他宠幸奸佞,和士开便是其宠信之一。和士开擅长棋戏,又善于察言观色,因此与高湛关系密切。他甚至劝高湛放纵享乐,把国家大事交给大臣处理。高湛还私通和士开与皇后之间有不正当关系。这些行为使得他的统治更加动荡不安。
历史对高湛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风度高雅,有帝王之量;但也有人认为他荒淫失德。高湛的统治时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他的行为对北齐的兴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军事上,高湛虽有过一些胜利,但在整体上未能扭转北齐的颓势。在政治上,他的行为引发了朝廷的混乱和宗室的纷争。他的宠信奸佞和私生活的不检点加剧了社会的动荡。这些行为使得北齐逐渐走向衰败。
高湛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皇帝。他的行为对北齐的兴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他曾采取措施平定叛乱和关注民生,但他的统治时期仍然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他的行为引发了朝廷的混乱和宗室的纷争,加速了北齐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