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骗了,“咬舌自尽”很痛但死不了
在古代,人们常常认为咬舌自尽是一种极为痛苦的死法。关于咬舌自尽的真正原因,其实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咬舌,确实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楚。想象一下,在用餐时不慎咬到舌头,那种刺痛感便足以让人痛苦不堪。但要说咬舌会导致大量失血而死,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的舌头布满了神经和少量的微血管,这些微血管主要负责感知味觉。虽然舌头非常敏感,但其中的血管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粗大。即使将整个舌头割掉,也不会出现大量喷血的情况,其痛苦程度与砍掉一个手指相当。
那么,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咬舌自尽”场景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真正因咬舌而致死的案例寥寥无几。大多数情况下,咬舌导致的死亡原因是窒息。
当舌头被剧烈咬伤时,剩余的部分可能会因疼痛而向后缩,从而阻塞气管,使人无法呼吸,最终导致窒息死亡。想象一下那种痛苦,真是难以承受。甚至有一些囚犯在尝试咬舌自尽时,就因为这一原因而被救。
前不久,昆明的刘先生就经历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在一次旅途中,他女儿因急刹车不慎将舌头咬断了一半。幸运的是,及时送往医院后,小姑娘的说话能力正在逐渐恢复。
关于“咬舌自尽”的致死原因,网上流传着多种说法,包括“疼死说”、“失血说”和“窒息说”。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说法都不成立。相比之下,由于出血导致血液流入肺部从而导致窒息的可能性最大。
舌部的机械损伤通常包括咬伤、利器割伤等。由于舌是肌肉性器官,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因此轻微的伤口只需简单的止血和消炎措施即可自愈。对于较严重的伤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缝合和包扎。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及时采取措施,断舌再植的成功率非常高。我国已有成功案例,即使在高温下离体较长时间,仍有可能成功再植。
咬舌自尽并非像武侠小说中描述的那样一招毙命。大多数情况下,咬舌导致的死亡原因是窒息。我们应该摒弃过去的误解,正确认识咬舌的危害,并学会正确的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