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拥有丹书铁券,李善长最后为何还难逃一死

考古学家 2025-07-25 02:03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字百室,濠州定远人,乃开国功臣之一。今天,让我们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一同这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

李善长,明朝的开国丞相,与诸多英雄如、冯胜、邓愈以及的儿子常茂等并称为开国六公。早年,他便跟随朱元璋一同征战天下,功勋卓著。

洪武三年,大封诸侯之际,李善长因其卓越贡献被封为公,年禄四千石。他拜为中书左丞相,更被授予免死特权。尽管拥有如此殊荣,他仍未能逃过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宿命。

李善长虽未亲自执剑征战,也未曾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于战场之上,但他却将大后方的粮食运输等问题治理得井井有条,其重要性堪比军师。朱元璋在后来的诏书中,将其比作萧何,对其褒奖备至。

此人身形宽厚温和,但私下却待人苛刻,爱嫉妒。曾有一次,他在与同朝老臣刘基争论法典时,将对方辱骂得告老还乡。

洪武元年,朱元璋立为皇太子后,欲封李善长为太子少师。面对老朱的盛情邀请,李善长却以才疏学浅为由拒绝。虽然他确实未曾饱读诗书,但他的聪明才智足以胜任太子老师之职。他的再三推脱却让朱元璋心生疑忌。

随着张昶等人的相继获罪,李善长在朝中的权势已至极点。他的这种安然自若,让朱元璋怀疑他是否也参与了某些阴谋。

洪武二十三年,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已力不从心,无法约束下属。一次,他欲营造府邸,向信国公借兵。此事被汤和得知后,将其告知李善长。两位大人物的交往引起了朱元璋的猜疑。而李善长请求保护其亲戚丁斌免于株连的事情更是点燃了朱元璋的怒火。原来这个丁斌曾在胡惟庸家中工作过。

朱元璋经过追查发现了一些关于李善长的证据。这些证据显示李善长在之前知道胡惟庸等人的不轨行为但并没有上报朝廷。消息传出后,朝中许多人都举报李善长的各种不法行为。这些证据足以表明李善长在面对可能的叛乱时选择了观望和犹豫。这使得朱元璋下定决心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处死他的丹书铁券在此刻毫无用处。

回首李善长的命运不禁令人唏嘘感叹他的一生功过参半可谓冤枉至极那些指控他谋反的证词仅仅是口头陈述根本不足以作为证据。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