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浩劫:地狱的恶焰喷涌时,万物之灵的
正如科幻电影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灾难电影也有其硬灾难和软灾难的区分。硬灾难与软灾难电影,其表现重点迥异,几乎可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类型。软灾难电影更注重人物刻画,展现人物群像,讴歌勇气与智慧,赞美亲情友情爱情的力量,同时也不乏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而灾难只是这些主题的陪衬。例如前几年引入国内的《庞贝末日》和以911事件为背景的《93航班》便是如此。
而硬灾难电影则更侧重于叙事,讲述人与自然的对抗,如今年上映的《深海浩劫》。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即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的惊天灾难。由于设备老化失修、管理高层敷衍逐利以及质检工作不到位,最终引爆安全隐患,整个平台被烈火吞噬。无疑,硬灾难电影样式是最适合表现这种真实事件的。
《深海浩劫》少有戏剧式的渲染,节奏平稳而坚韧,带有一种纪录片式的客观冷静。影片对于灾难的描绘并非情感渲染,而是轻描淡写,着重展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赤裸裸的对抗。前半段,影片围绕安全质检问题展开,后半段则是灾难营救和逃生。影片的考据工作扎实,画面中的技术元素丰富,旨在强化观众的观影体验。
硬灾难电影从不标榜英雄主义和主角光环,因此能承载更强的现实意义。人类总以为科技昌明可以战胜自然,但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这是因为科技本身就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小礼物,任何科技成就都是建立在自然规律之上的。人类在与自然的对抗中,如同一个只学了一点皮毛的入门汉,与精通功夫的高手单挑,结果注定是鼻青脸肿。
《深海浩劫》展示了钻井平台的巍峨与脆弱。在灾难面前,它如同一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瞬间崩塌成一堆废铁。当原油从海洋深处喷薄而出,惊恐效应也随之达到顶点。之后的爆炸与烈焰,如同地狱之火涌入人间,毫不留情地摧毁了一切人类的傲慢与自大。幸存者们狼狈逃生,跪倒在甲板上卑微祈祷的场面,让人感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这次灾难中,共有11人英勇牺牲。影片结尾依次打出他们的名字和照片,既是怀念也是警示。我们祈愿类似的惨剧不再上演,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这样的灾难电影能够问世。它们不断提醒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并不完美,我们的科技成就、文明成果、对世界的认知,在自然伟力面前仍显渺小。这样的灾难电影让我们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更重要的是懂得正视自己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