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魏五谋臣分别指的是谁?结局如何?
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英雄辈出。今天,我们将跟随风趣网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进三国时期的故事。这是一段关于曹魏五谋臣的历史,他们分别是荀彧、贾诩、荀攸、程昱和郭嘉。这五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因其对曹魏势力的创立与巩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曹魏五谋臣。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荀彧。荀彧(163-212年),被誉为“王佐之才”和“谋主”。他是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和战略家。他制定并规划了曹操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得到了曹操的赞赏。他在战术和政治方面也表现出色,为曹操举荐了大量人才。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之久,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忌,最终忧郁成病而亡。死后被追谥为敬侯。
接下来是荀攸,他是荀彧的侄子。荀攸(157-214年)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在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曾因与董卓有仇而入狱。后来成为曹操的军师,在官渡之战中,他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活捉吕布。他的计谋深受曹操称赞。荀攸在曹操伐吴的途中去世了。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奇策,但大部分都已失传。
贾诩(147年-223年),被称为“毒士”,是一位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曾为董卓部将,后为李傕、郭汜的谋士。张绣曾两次用他的计策打败曹操。在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贾诩的谋略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曾在曹操立继承人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贾诩精通兵法,并著有《钞兵法》一卷。
程昱(141年-220年),是三国时期的名臣和战术家。他曾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军,后跟随曹操征战四方。他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保卫后方安全,立下赫赫战功。他在定都许县后被封为尚书等重要职位。他在黄初元年逝世后,曹丕为之流涕并追赠车骑将军等荣誉。
最后是郭嘉(170-207年),被称为“鬼才”。他是东汉末年的杰出军事谋略家。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并为其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他的才智和见识深得曹操赞赏和信赖。曹操曾表示若郭嘉在世则不会犯下赤壁之战的大错。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这五位谋臣都是三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曹魏势力的崛起和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才华和智谋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被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