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风险地区来京就医人员须遵守隔离观察规定
在昨天北京市新型病毒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详细阐述了本市防控策略。随着响应级别的调整,本市各卫生机构正积极落实“三防四早九严格”措施,旨在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本市的核酸检测能力在近期将大幅度提升,日检测能力预计将达到5万份以上。
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医疗机构依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感性。针对入院人员,各医疗机构持续开展体温监测,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并对疑似患者进行预检分诊。经验丰富的感染性疾病科医师和护士被调配至预检分诊岗位,以确保及时发现疑似患者。这些患者将由专人引导,遵循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接受进一步排查。
医疗机构加强对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包括发热门诊、内科门诊、急诊、重症监护室等。这是为了及时发现并严格管控可疑病例。在医疗机构内部,“一米线”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对于探视患者家属,面对面探视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确保探视距离的安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活动受到严格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护工被实施闭环管理,严禁他们串科或扎堆聊天。
未来,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工作。二、三级病床使用率在5月底前将控制在70%左右。6月后,根据疫情情况,将酌情控制病床使用率,并原则上不增加床位,以控制住院病人密度。所有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门诊就诊人员以及急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和陪护人员都将接受核酸检测。对于具有特定流行病史、典型呼吸道症状或CT病毒性肺炎典型表现的普通门急诊就诊患者,也将进行核酸检测。对于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外地进京就医人员,必须遵守北京的疫情防控隔离观察规定。全市设有发热门诊的二级综合医院和具备资质的专科医院将逐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为防控疫情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