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朝鲜分为几个时期?浅谈其文学发展史
在古老的朝鲜半岛,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静静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他们的祖先来自大陆的移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在十五世纪以前,朝鲜的文字是汉文,他们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的文学史,可以说是汉文学的一部分。在十五世纪中叶,朝鲜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这是根据朝鲜语音,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的二十八个字母。这一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朝鲜民族文学的发展。
朝鲜的古代文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此之前,民间流传着神话和歌谣。其中,《檀君神话》是关于朝鲜建国的传说。如果要朝鲜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是三国时期(公元一世纪至九世纪)。在这个时期,朝鲜半岛形成了三个国家:北部的王国、西南部的百济国和东南部的新罗国。虽然三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但文化上的交流也孕育出了不少汉诗文作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七世纪中叶,有一位女王送给唐太宗一副锦缎,上面绣着一首五言排律《太平送》,被收入《全唐诗》中,受到了高度评价。在这一时期,朝鲜还出现了用汉字音义标记的乡歌,反映了世俗人情和贵族子弟的生活。
接着是高丽时期(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在这一时期,朝学开始走向繁荣,出现了新的诗体——高丽歌谣。这些歌谣音律整齐,题材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抒彩。汉文在高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在散文方面,金富轼编写的《三国史记》和僧一然编写的《三国遗事》是这一时期的两部重要著作。由于武人掌权,一批文人组织小团体,通过饮酒唱和来发泄对社会和武人政治的不满。其中,“海左七贤”是最有名的团体之一。
是李朝时期(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末)。在这一时期,朝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1444年,朝鲜创立了自己的民族文字——“训民正音”,打破了汉字一统的局面。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家和各种文学体裁,如时调、歌辞、汉诗、实学派文学、国语小说等。与中国的关系也保持着友好,两国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一时期,朝学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