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上梁山后 公孙胜为何以回家探母为由离开
公孙胜,绰号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三阮等人一同劫取了生辰纲,随后加入梁山成为好汉。在梁山内部纷争后,他成为梁山第二代首领之一。与其他梁山好汉不同,公孙胜并没有放火的经历。他之所以选择走上梁山,是因为痛恨贪官污吏,选择同道之人共同行动,劫富济贫。
公孙胜在梁山上的时光并非都是杀戮与暴力。相反,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如何救济百姓,而非杀戮。在上梁山之前,公孙胜一直在外地活动,未曾长时间留在梁山。当晁盖前往营救宋江时,他选择留在山寨,未同前往。而后,公孙胜以回乡探母为由离开了梁山。这个决定并非仅仅因为思念母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梁山变化的担忧。
那么,公孙胜为何选择离开呢?
梁山的氛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梁山水泊虽然易守难攻,官府难以攻入,但这也使得梁山逐渐偏离了原本劫富济贫的初衷。宋江等好汉的到来,使得梁山开始有了造反的苗头。公孙胜所期望的,是一个能够自由快活生活的梁山,而非一个被朝廷视为反贼的梁山。
晁盖在梁山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随着更多的好汉加入,晁盖及其旧部在梁山的力量对比中逐渐处于劣势。宋江的威望日渐升高,晁盖及其亲信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公孙胜看清了这一点,预见到梁山未来可能发生的纷争和血腥斗争,因此选择离开,避免卷入其中。
公孙胜与宋江及其带来的好汉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胜嫉恶如仇,而宋江带来的部分好汉却是主动作恶,如李逵。这种价值观的冲突使得公孙胜无法与这部分人共事。
公孙胜对宋江的反复无常深感不满。他感激宋江的恩情,但也清楚宋江是个伪君子。与其留在梁山看宋江如何反复无常,不如离开去修行。
公孙胜为晁盖留了一条后路。他预见到晁盖在梁山的处境会越来越困难,如果晁盖能够逃脱,公孙胜所在之处将成为他的安全避风港。他选择离开梁山,回到家乡去修行,为晁盖留下一个可能的退路。
公孙胜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少有的明白人之一。他与吴用是最早看透宋江的人,但他对宋江的态度与吴用截然不同。他的离开,既是对梁山未来的担忧,也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