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栾川县龙泉洞遗址有了考古新发现
在古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万至4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是如何度过的?近日,在洛阳市的一次考古工作汇报会上,披露了关于栾川县龙泉洞遗址的新发现。这一遗址揭示了古人类的精致生活——他们不仅能制作高质量的石器和骨器,更懂得运用火的奥秘。
龙泉洞遗址坐落于栾川县城关镇的龙泉山公园内,其洞口的风景如画,洞顶部分虽有坍塌,但依然壮观。追溯至2011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和栾川县文物管理所已对此地进行过初步发掘。从2014年起,这一研究持续深入,终于揭开了古人类生活的一角。
项目负责人顾雪军详细介绍了这一遗址的发现。遗址发掘面积达到20平方米,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灰烬与火塘的遗迹。这三个火塘呈品字形排列,每个都由石块围成近乎圆形,是古人类用火的明确证据。
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骨器。石制品以脉石英为主,这些工具小而精致,显示了旧石器时代北方主工业的特点。骨器则进一步证明了古人类的精湛技艺,有的骨器甚至带有火烧的痕迹。
动物化石主要为破碎的牙齿和骨骼化石,包括鹿、牛、羊、犀及食肉类动物。这些化石将帮助研究者揭示当时古人类周边的环境,以及他们对肉食资源的获取方式,进一步揭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顾雪军表示,这个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面貌的宝贵窗口。这个时期的遗址距今约3万至4万年,正好处于现代人形成的关键时期。下一步,考古工作者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古人类的生活。
除了这一重要发现,会议还透露了其他考古成果。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去年完成了多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包括伊滨区西朱村的曹魏墓、隋唐洛阳城郭城西南角城墙遗址等。配合城市基础建设,完成了43项考古项目,发掘了745座古墓葬,出土了1869件(套)文物。伊川徐阳墓地的车马坑得到了加固、包装和搬迁,多个文物修复和展示工程也在积极推进。这些发现与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继续关注这一频道,期待更多关于河南栾川县龙泉洞遗址的精彩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