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和商纣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导致国家被灭
今天,风趣网带来了一篇关于夏与商的历史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夏桀的失误,释放了商汤,如同商纣后来的失误,释放了姬昌。这两位被释放的人,成为了各自国家的实际建立者。
夏桀,一个时代的君王,但他的统治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繁荣与稳定。对内,阶级矛盾尖锐,民生凋敝;对外,忧患不断。夏桀并未自我反省,反而更加沉迷于奢华与享乐。据说他大兴土木,建倾宫、饰瑶台,如此挥霍无度,导致国家财政破产,许多诸侯也开始背离夏朝。
就在夏朝风雨飘摇之际,商朝开始崛起。商汤继承商侯的位置后,励精图治,使商国成为中原最富强的诸侯国。他更是获得了专征伐的大权。于是,商汤以此为名,对敌对的小诸侯国进行讨伐,剪除了许多夏朝的拥护国。
夏桀并未坐视商国的崛起。他囚禁了商汤,试图阻止商国的威胁。但几个月后,商国的宰相和仲虺得知消息,他们搜集了商地的所有宝物,甚至高价购买极品美女,将汤赎回。夏桀被美色诱惑,同意了这一交易。
商汤回到商地后,坚定了灭夏的决心。他与伊尹等人策划了大计,先后灭掉夏的铁杆拥护者韦、顾二国。夏桀见汤如此嚣张,自然不甘示弱,组织兵力对抗。最终,在商汤的英勇领导下,商军大获全胜,夏桀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逃跑。
再说商纣王,他的统治比夏桀更加残暴。他不仅滥用私刑,还发明了炮烙之刑,残害臣子、百姓。与此西伯侯姬昌任用贤能,周地发展得极好,诸侯纷纷归顺。
商纣王得知姬昌的功绩后,心生恐惧,把姬昌诏进都城囚禁起来。如同商汤的臣子营救汤一样,姬昌的臣子们也是选择了无数美女与珠宝,最终把姬昌赎回。
姬昌回国后,定下了灭商的方针,并请出了辅佐自己的贤能之士。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壮大实力。最终,在牧野之战中打败纣王的军队。
商纣王在面对绝境时选择了自尽,展现了大无畏的气概。而周武王则斩下纣王的头颅,在商都示众。
如果夏桀没有放走汤,商纣没有放走姬昌,那么这两个国家或许还能继续存在。但历史没有如果,夏桀和商纣的错误决策导致了他们的灭亡。他们的失败也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