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王平是怎么改变三国走向
今天,奇秘网的小编将带您深入了解王平这一历史人物,让我们一同他的故事吧。
王平,这个在三国历史中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的身份和立场在曹魏阵营中的賨民的影响下发生了重大转变。賨民,作为擅长山地作战的族群,他们的加入使得刘备的力量在汉中得以反转,最终战胜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当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汉中并投降时,他的目光原本瞄准了益州的刘备。东吴的出兵攻击合肥以及汉献帝身边忠诚于汉朝的大臣们的蠢蠢欲动,使得曹操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他把賨民首领作为人质的失误,引发了王平的投靠刘备的决心。
王平为何选择投靠刘备?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当汉中战事再次爆发,曹军将领在汉中无法抵挡刘备时,王平作为深谙汉中地理的賨民,也随军前往汉中。但随着夏侯渊被杀,定军山失守,曹军在汉中已呈败势。曹操的移民政策,把宕渠、下辩地区的賨民全部迁移到关中地区,这一决策彻底激怒了王平以及賨民们。
賨民们对曹操原本并无反感,甚至对他们担任汉朝丞相的身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曹操的移民政策,把他们安置在人生地不熟的关中地区,引发了賨民们的不满和反弹。作为賨民信仰的五斗米道的精神领袖张鲁被安置在邺城作为人质,而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被安置在洛阳,这些都已经引起了賨民们的不满。而曹操的移民命令,似乎突破了他们的底线。
王平,作为曾经跟随賨民首领到洛阳的人,被认为是賨民首领们的亲信。但他对曹操的命令产生了反感,他不但没有听从曹操的移民命令,反而鼓励大家离开曹操,投奔刘备。王平的这一行为,使得本就处于下风的曹操更是难以抵挡刘备的攻势,最终不得不退出汉中的争夺战。这场准备了半年的汉中之战,仅打了两个月就匆匆结束。
汉中被刘备占据后,益州的北方危机得以解除,这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平的行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走向。他的决策和行动,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也揭示了民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王平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大潮中的挣扎与抉择,也让我们对三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