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武则天一生推崇佛教 原因无非这几点
武则天,名震天下,祖籍并州文水,生于繁华长安。她,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以工谗善媚的手段崭露头角,宰制天下的气概和能力也是无与伦比。尽管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她杰出的政治才能却令人叹服。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武则天备受推崇呢?
其一,这与她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十四岁那年,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太宗赐号“武媚”。在太宗驾崩后,她的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折。她被送入感业寺,削发为尼,遁入空门。在感业寺的女尼生活中,她小别皇宫,最终得以再续前缘,攀上了中国封建帝国政治的巅峰,成为一代女皇。唐太宗、唐高宗父子虽推崇佛法,但更重视道教。而武则天削发为尼的经历,使她对佛教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其二,武则天的崇佛之心也受到了其母亲家族世代佛教信仰的熏陶。她的母亲是杨隋的宗室子孙。在代周而立后,她的开国首政即为恢复佛教。这其中既有政治上的考量,也有家庭背景和自幼信仰的影响。她的血统与隋杨相承,其母笃信佛教,对她的影响深远。
其三,武则天借佛教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身为女儿身,她以弱胜强,执掌国政,最终登上帝位。这一地位并不被强调纲常的儒家所认可,因此她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来证明其统治的合理性。于是,她借助佛教的力量,假托女主为王的符谶,证明其特殊地位的合理性。大乘佛教经典中便有以女身成佛的教义,而《大云经》更是明确指出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暗示其当上女皇是顺应佛意。
其四,武则天的心理也与崇佛息息相关。在得势之前,她将佛教作为精神依托。在深宫之中,她以一弱小女子之力独自奋斗于充满险恶斗争的深宫,必定有一坚定信仰在支持着她。后来逐渐得势后,她借佛威以壮帝威。到了晚年,她推崇佛法则主要是在于报恩还愿。
武则天崇佛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目的。她以极大的热情结交、厚待僧人,建寺造像,广积“功德”。这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一生与佛相伴,佛光洒满了她夺位和强化统治的斗争历程。至于她为何与佛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就如同她死后留下的无字碑一样,令人遐想,展现了一位鲜活丰满的女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