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大小的巨型天体与地球相撞形成月球

灵异事件 2025-07-19 06:23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在太阳系诞生的最初1.5亿年里,一个类似于火星大小的巨大天体与地球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碰撞,碰撞后二者融为一体,形成一团巨大的岩石和岩屑,这些物质在太空中飘散后最终凝结,铸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月球。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的报道,近三十年来,行星学家们对这种假设一直持有较为认可的态度。尽管这一理论在解释月球的大小及其绕地轨道的物理特性时显得合理,但在对比地球和月球的同位素组成时,这一理论似乎就显得不那么稳固了。如同地质学的DNA指纹一样,地球和月球的相似性引起了人们的困惑。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月球应该携带名为“忒伊亚”的外来天体的同位素指纹。由于“忒伊亚”来自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因此理论上应该拥有与早期地球截然不同的同位素指纹。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团队最近的一项研究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新的线索。他们聚焦于月球和地球中都存在的一种钨的同位素,率先将月球形成的公认模型与两个天体同位素指纹惊人的相似性结合起来。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周刊网络版上。

马里兰大学地质学教授理查德·沃克表示:“问题在于地球和月球的同位素指纹极其相似,这表明它们可能由太阳系早期形成的相同物质构成。这出乎我们的预料,因为像火星一样大小的天体与地球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原本并不期待地球和月球有如此大的相似性。”

近期出现了多种理论来解释地球和月球之间相似的指纹。一种观点是撞击产生了一个巨大的、与地球充分混合的岩屑团,随后冷却并形成了月球。另一种可能是巧合,“忒伊亚”的天体可能与年轻的地球具有相似的同位素构成。还有一种理论是月球主要由地球物质而非“忒伊亚”构成,尽管这种情况可能是非常罕见的撞击类型导致的。这些理论为我们揭示了月球起源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