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叔微:字知可,宋真州白沙人,南宋医学家,
许叔微(公元1079年至1154年),字知可,江苏仪征白沙人,是宋代著名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的专家以及经方派的创始人之一。这位医者同时也是一位进士,曾在徽州和杭州担任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人称许学士。
许叔微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成年后弃儒从医,致力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真州瘟疫肆虐,他挺身而出,为百姓诊治疾病,十活八九。他的医术高超,活人无数,因此赢得了百姓的极高赞誉。
他的著作丰富,其中包括《普济本事方》、《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等。这些书籍是他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普济本事方》一书共收录方剂三百余首,按病种分为二十五门,是中医临床的宝贵资料。他还著有《伤寒九十论》、《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有些著作如《活法》、《辨证》、《翼伤寒论》等已失传,无法考证。
元按五年(公元1090年),许叔微因父母双亡及科举不顺而决心投身医学。他心慈近佛,志虑忠纯,遇事敢言,为人豪爽。他曾对《伤寒论》的辨证施治理论进行深入的阐述和补充。他特别强调伤寒治法的表里虚实,认为只有明确了这四点,仲景的治病方法才能得心应手。许叔微在学术上的见解独到之处体现在对脾肾关系的理解上。他认为肾是人体之根本,脾胃则是生命之所系,二者之中肾的地位尤为重要。他主张在补脾的“常须暖补肾气”。这一观点对后世研究脾肾关系和临床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叔微不仅医术高超,他的爱国情怀也令人敬佩。因不满南宋高宗苟安江南及陷害忠良,他选择退隐乡里,行医济人。他与抗金名将过从甚密,共同抒发忧国情怀。他的医术和人格魅力使他成为一代名医进士,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
许叔微的传奇人生和卓越医术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的学术思想和医学成就将永远流传于世,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