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民间风俗有哪些盘点 吃糕饮酒赏红叶
寒露时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落幕。大地上的景象充满了秋季的韵味,树木花草逐渐凋零,而人们则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来告别这一季节。
随着寒露的到来,民间风俗也愈发浓厚。人们会品尝重阳花糕,寓意着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望。“吃花糕”的习俗与“寒露”二字谐音,因此在寒露这一天,花糕成为了人们的节日糕点。其中,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种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特点。这些花糕中间夹着青果、小枣等干果,口感丰富,香甜可口。
寒露时节正是赏红叶的好时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中,到香山赏红叶是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宛如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画卷之中。
随着寒露的到来,重阳节也临近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寓意着步步高升和高寿。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还能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登高远眺,有助于抑制悲伤的情绪。
寒露时节也是饮菊花酒的时期。菊花盛开,为除秋燥,人们有饮菊花酒的习惯。菊花酒由菊花、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味道清凉甜美,具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除此之外,老南京还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寒露时节正是秋风送爽、菊黄蟹肥的时节。母蟹的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品尝的最佳季节。
寒露时节,还有一些实用的生活小贴士。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注意保暖,不要继续穿凉鞋了。
寒露的民间风俗丰富多彩,从吃花糕、赏红叶、登高、饮菊花酒到蒸螃蟹,每一个习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魅力。这些风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寒露时节,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美好的风俗,共同度过这个秋季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