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太后想学吕雉垂帘听政可惜儿子是一代霸主
在中国古代,女性参与政治被视为禁忌,即便在君主年幼时由母后辅佐,也需设珠帘阻隔,此即所谓的“垂帘听政”。这一传统在华夏历史中显得尤为突出。自短命的秦王朝之后,汉朝成为了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也是华夏民族从那一刻起被称为“汉人”的时代。尽管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压迫普遍严重,但汉朝似乎并非如此。从汉朝国母的出身,我们可以略见一斑。
有的国母原本是王妃,后来被他人夺去;有的生母只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例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她是燕王臧荼的后代。王娡年轻时曾嫁人,并育有一女,后来改嫁汉景帝,生下皇子刘彘。刘彘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刘邦喜爱猪有关,在汉语中,“彘”即猪的意思。
在古代,猪并非贬义,反而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汉景帝为刘彘取名,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古书中,猪被视为龙的象征,这也预示了王娡的命运将发生不同寻常的改变。
王娡聪明且手段高明,通过与窦太主联姻,成功使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庶人,其母栗妃失宠。刘彘后改名为刘彻,成为皇太子,王娡则成为皇后。做了九年皇后后,汉景帝驾崩,汉武帝登基,王娡成为皇太后。
在这一时期,王太后安守本分,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婆婆太皇太后窦氏依旧大权在握。武帝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王太后开始模仿窦氏与当年的皇后,准备干涉政治。她大肆封赏自家的兄弟与娘家人,扩大封地与食邑,加官进爵,甚至诛杀汉武帝的男宠。
遗憾的是,她的儿子并非普通的帝王,而是千古一帝汉武帝。在汉武帝的时代,黄老学说被终结,儒家学说使得帝王独权思想空前膨胀。汉武帝容不得任何威胁,包括他的母亲。王太后一生都在强势的婆婆太皇太后窦氏和更强势的儿子汉武帝刘彻之间周旋。她的光芒被儿子汉武帝的光辉完全掩盖。
尽管王太后在辅佐汉武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历史最终记住了那位睥睨四方、征战不断的千古雄主——汉武帝。他的辉煌成就掩盖了母亲王太后的所有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