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皇帝萧宝卷是什么下场?喜欢捉老鼠,最终
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光如流水般悄然逝去,许多故事和人物都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些刀光剑影的年代,一些精彩绝伦的故事和人物会重新浮现在我们眼前。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一诗中,蕴含着一段被历史遗忘的帝王与宠妃的悲欢离合。诗中提到的两位主人公,便是南齐的萧宝卷和他的宠妃潘玉儿。
萧宝卷是南齐政权的第六位皇帝,他的父亲是齐明帝萧鸾。从小,萧宝卷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不善学习,却对玩乐充满兴趣。他却被立为太子,承担起统治国家的重任。萧鸾担心他无法驾驭朝廷重臣,因此一直告诫他要敢于杀伐。
登极后,萧宝卷展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先后铲除了多位威胁他统治的辅政大臣。他的统治手段除了残忍杀戮外,还表现在荒唐的行为上。他经常外出劫掠钱财,沉迷于女色,甚至在宫中搜集民女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宫中的女人多达数千人。这一切都在他遇到潘玉儿后发生了改变。
潘玉儿是民间一名商贩的女儿,后来沦为歌妓。她天生丽质,尤其是那双美足更是让人着迷。进入皇宫后,她迅速俘获了萧宝卷的心。为了讨好潘玉儿,萧宝卷不惜做出荒唐之事。他们女儿夭折后,萧宝卷更是为其修建了豪华的宫殿,甚至为了满足潘玉儿的愿望,不惜拆毁民居和宫门,将大树运进皇宫。萧宝卷甚至命人将黄金造成莲花的形状贴在地板上,让潘玉儿在上面行走,造就出一副“步步生莲”的奇景。
最荒唐的是,为了让潘玉儿追忆童年生活,萧宝卷竟然在皇宫内建造起了集市,自己成为一名城管,而集市的管理者则是潘玉儿。这位皇帝竟然甘心被一名妃子所奴役和驱使,如此荒唐的行为可谓前所未有。这段荒唐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永元三年初(公元501年),萧衍在襄阳起兵后很快攻到了建康城下。萧宝卷最终被身边的太监杀死,年仅十九岁便结束了短暂而荒唐的皇帝生涯。而潘玉儿的命运也颇为悲惨,被萧衍送给了一位功臣后自缢身亡。这段悲惨的结局引发了苏轼的感叹:“玉奴终不负东昏”。至少潘玉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丢掉人性所仅存的一点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