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条例:防止“救命钱”成为“唐僧肉”
中新社北京报道,针对国家医疗保障基金的重要性和使用状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于近日在北京发表重要言论。他强调,医疗保障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使用安全不仅关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是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
施子海的言论背景源于近期的国务院政策动态。据中国官媒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正式签署并公布了《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特举行吹风会,详细介绍《条例》的相关情况。
施子海在吹风会上明确指出,由于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涉及多个主体,链条长、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欺诈骗保问题一直频发。他进一步透露,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部门对定点医药机构进行了广泛检查,发现约32%的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违约行为,涉及基金使用问题。当年共追回医保基金达115.6亿元人民币。而在去年的深入自查和检查中,处理了的违法违规违约定点医药机构更是高达40余万家,去年追回医保基金数额更是跃升至223.1亿元。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政委秦运彪也在吹风会上表示,医保诈骗近年来呈高发态势,一些定点医药机构及不法分子通过骗保牟取暴利。仅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就成功侦办医保诈骗类案件139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超过1000名,追缴医保基金超过4亿元。
《条例》的制定显然是对这一严峻形势的积极回应。据吹风会介绍,《条例》的核心在于筑牢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的防线,确保民众的“救命钱”不被蚕食。司法部立法三局局长王振江表示,《条例》在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的也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引导与督促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主体更加严格遵守规定。
《条例》还强调了公众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监督作用。随着《条例》的实施,公众将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基金使用的监督中来,与相关部门共同维护医疗保障基金的安全。《条例》的出台无疑是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一大进步,它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
在此背景下,施子海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确保每一分基金都能用在刀刃上,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这一呼吁得到了广泛响应,显示出我国社会各界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