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骨气的含意是什么,秋季季节的正式启始(
中国自古以来将一年细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时节包含六个节气,寒露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寒露这个节气所蕴含的意义,却并非人人都了解。接下来,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读。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一、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启
寒露节气到来时,虽然中午气温仍然较高,但早晚已有些许寒意。清晨的露珠,不再像白露时节那样凝聚成薄薄的水汽,而是变得更加厚重,寒露骨气的含义在于,它标志着秋季的正式来临,气温将逐渐转冷。有人说“寒”是露之气象,“先白而后寒”。
二、寒露节气的特点
古人常常把“露”看作是气温转凉的标志。在仲秋的白露节气时,露珠开始凝聚成白色水汽;到了寒露节气时,露气寒冷,露珠将会凝结成霜。寒露节气的特点就是气温下降。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平均气温下降到20℃以下,最低温度甚至可能降至10℃;而西北高原的气温则一直较低,用气象学来划分,已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花”。意味着天空中的鸿雁排成人字形队伍向南迁徙,海边突然出现许多蛤蜊,由于蛤蜊的条纹和颜色与雀鸟相似,人们便认为它们是雀鸟变的。地上的菊花已全部开放。
根据寒露节气的特点,民间有许多农谚,如“白露谷,寒露豆”,“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寒露时节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寒露柿子红了皮”等等。
三、寒露节气的时间
1. 黄经195°时为寒露
古人将地球公转轨道称为“黄道”,并将其等比例分成24份,每份相隔15°,便产生了24个节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便对应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便是寒露节气。
2. 每年的10月8-9日
了解了寒露节气的含义后,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时间。在中国,寒露被定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具体时间为每年的10月8-9日。例如,2019年寒露在10月8日,而2020年在9月8日。
小结:看完这篇文章后,大家是否明白了寒露节气的含义呢?二十四节气就是二十四个季节点,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寒露节气之前是白分节气,之后是霜降节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寒露节气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