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馆是什么?成均馆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历史悠久的成均馆
追溯至朝鲜半岛的高丽和李朝时期,有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就是成均馆。这所学校的名字,自高丽忠宣王时期(1309年)起,就被用来称呼国家的最高教育机构。
成均馆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周礼》中的“成人才之未就,均风俗之不齐”。在公元992年,为了培养国家未来的人才,建立了最高教育机关国子监。随着历史的演变,国子监改组成为成均馆。当朝鲜王朝(公元1392年至1897年)取代高丽王朝并定国都于汉阳(今首尔特别市)时,朝鲜太宗李芳远在现今的首尔钟路区成均馆大学内建立了新成均馆。
成均馆的建筑结构独具特色。在高丽王朝时期,成均馆总占地面积为2万平方米,拥有12栋主楼和6栋辅助裙房楼字。其中的“明伦堂”位于中央,用作讲堂;而“东斋”及“西斋”则是集体宿舍。如今,这里还建有高丽博物馆,展出了高丽时期的历史文物。成均馆四周还有高丽时代著名的石塔和石碑。
在古代,朝鲜会委任饱读中国儒家思想的学者来经营成均馆,对学生传授儒家思想、高丽法律、数学及书法等科目。成均馆不仅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其他领域有着重要贡献。例如,制造了国际闻名的高丽青瓷,生产了颜色雪白、质地坚韧的优质纸张,是除中国外当时世界上唯一使用活字印刷技术的地方。成均馆还研究出在朝鲜栽种棉花的方法,为当地的纺织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光流转至现代,成均馆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在1895年,成均馆改革成为一所三年制大学。朝鲜半岛光复后于1946年重新开课。而在公元1996年,三星集团公司成为学校的最大财团,从此成均馆大学成为私立大学。优秀学生会直接被分配到三星电子公司,这也使得成均馆大学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成均馆是一所充满历史底蕴和教育成果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不仅见证了朝鲜半岛的教育发展,也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杰出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