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核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100余名
红色宁波:筑梦基础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成果的运用
随着新的一学年开启,宁波西坞中学的红领巾讲解员们正满怀热情地给初一新生们讲解红色党史。宁波市委编办也积极行动,以实际行动响应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助力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双减”政策的浪潮之下,宁波市委编办通过编制资源的重点倾斜、放权赋能优化结构以及科学评估提升效益等方式,确保政策的落地实施。这不仅体现了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更是对基础教育阶段重视的体现。
浙江刚刚发布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等任务。而宁波早有谋划,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双减”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政策精神,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目前,宁波全市已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4.6万余名,超出国家基本标准核定编制0.3万余名。
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而编制保障则是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师资力量配强配优的重要一环。为此,宁波市县两级党委编办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坚持“重基本、优先补”的理念,今年已核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100余名。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创新实施了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额,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分配、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这种跨学段、跨学校的编制统筹调配,进一步强化了编制资源配置的优化。眼下,相关部门正根据《宁波市机构编制评估办法(试行)》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研评估工作,以此动态优化资源配置。
在宁波市委编办的努力下,基础教育得到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这不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实际行动,更是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我们将继续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让我们携手筑梦基础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红色基因传承和党史学习成果的深化贡献力量。
在这新的学年里,让我们共同期待宁波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期待每一个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期待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