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深圳至江门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中新网广州报道,近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交通项目取得新进展。位于中国的黄金海岸线上的铁路枢纽之一——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工程建设指挥部透露,深圳至江门铁路先行段工程的越珠江口隧道水下地质钻探勘测任务已经完成。这一壮举经过了为期八天的昼夜连续奋战,成功满足了初步设计钻探要求,标志着该项目前期工作的又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朝着年内开工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据悉,越珠江口隧道项目穿越珠江口主航道川鼻水道长达数百米,深入复杂的地下地质环境。川鼻水道不仅是广州港等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的主航道,也是大湾区连接国内外港口的水路运输大动脉,每日通航的大型船舶数量惊人。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和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在关闭主航道并开辟临时航道的情况下进行水下钻探和地质勘测。这一过程就像在为繁忙的交通主动脉做精细的“搭桥手术”,需要跨越多方的切身利益及繁琐的行政审批和方案评审程序。可喜的是,经过各方的协调努力和的支持,最终成功开辟了绿色通道,快速完成了所有行政审批和方案评审工作。川鼻水道的临时航道于三月底正式启用,施工队伍随即投入钻探勘测工作。仅仅几周的施工时间就已完成了越珠江口隧道项目初步设计的钻探要求。目前,设计单位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项目的初步设计工作。
据了解,深圳至江门铁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今年三月获得了国家铁路集团和广东省的共同批准。这条新建线路自深圳枢纽西丽站引出,经过一系列隧道工程穿越珠江口等核心区域后连接江门市深茂铁路江门站。新建线路总长度超过百公里,桥隧比例极高。作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珠江口隧道全长超过十公里。项目投资额巨大,设计时速达到每小时二百五十公里以上,预计建设工期为五年半左右。该铁路项目是全国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广东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它也是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将进一步增强我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完成,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