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批“南北地图炮”:相互讥刺都没有好处

奇闻异事 2025-06-24 04:54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议题。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北京与上海的文人之间曾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通常被称为京派与海派之争。这场争论最初仅限于作家的创作风格与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争论逐渐升级,扩展到了对京沪两地文人行为举止与气质的评判。论争的发起者沈从文在《论海派》一文中,深刻概括了海派的特征——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他用尖锐的笔触批评海派文人,称他们为新斯文人,指责他们如名士般聚集一堂,故作风雅,吟诗作对。

他们的言谈或涉及希腊罗马的深远文化,或聚焦于文士女人的世俗话题,表面上看起来高深莫测,实际上与扶乩猜诗谜的行为相差无几。沈从文还指出,这些海派文人从官方获取资金,举办所谓的文艺聚会,招纳弟子,以哄骗读者的方式赚取名声和利益。他们的思想浅薄而可笑,手段卑劣难以启齿。

曹聚仁在比较京派与海派时,形容京派为古典的、如大家闺秀般高雅;而海派则是浪漫的、像摩登女郎一样时尚。(曹聚仁《京派与海派》)这一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两大派系的认知。

还有评价指出海派带有江湖气、流氓气、娼妓气;而京派则流露出遗老气、绅士气、古物商人气。(姚雪垠《京派与魔道》)这些评价看似尖锐甚至偏激,但无疑揭示了当时两大文学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场争论的矛头甚至直指京派领袖周作人。

在这场争论中,无论是京派还是海派,都存在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争论与批评反映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揭示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碰撞。无论争论如何激烈,我们都应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文学的进步和发展。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奇事网。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