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儿童“维密秀”:令人痛心,是才艺还是敛财手段?
儿童维密秀:才艺的扭曲展现还是商业敛财工具?
何为“维密秀”?这是国外女性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的盛宴。但当这一概念与“儿童”挂钩时,一场看似充满童趣的“儿童维密秀”应运而生。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当稚嫩的孩童,脸上还挂着圆鼓鼓的稚嫩,穿着成人的分体内衣,在T台上走秀时,许多人的心中不禁泛起疑惑。这些还未完全发育的孩子,穿着暴露的服装,踩着成人的高跟鞋,摆出成熟的姿态,究竟是在展现儿童的天真烂漫,还是在迎合某些成人的审美趣味?
这样的“秀场”,背后往往隐藏着浓厚的商业炒作背景。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这些孩子还会愿意走上T台吗?那些打着“童模”“才艺”旗号的培训机构和商家,在追求眼球效应和利润的是否真正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如果他们家中也有这样一个年幼的女儿,他们还会舍得让她如此走秀吗?
其实,很多家长都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他们可能认为,通过T台走秀,孩子可以一举成名。但在我们看来,活泼、天真、纯净才是孩子们应有的形容词,“性感”与“诱惑”绝不应是这个年龄段的标签。
对于这样的走秀活动,国家目前尚无明确规定。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于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等规定,但对于这种“打擦边球”的走秀活动,却很难直接参照执行。“儿童维密秀”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游走,虽然被质疑为“消费童真”,但商家却乐在其中。
从国际上看,不少国家对儿童选美活动有着严格的限制。法国曾通过决议,禁止针对16岁以下女孩的选美活动。而我们应当借鉴这些做法,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真实需求,而不是将他们置于成人的审美标准之下。
其实,少年儿童并非不能“秀”,关键在于“秀”什么、如何“秀”。例如,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真正展现了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和才华,成为他们展示自己、互相学习的平台。这样的“秀”,才是我们应当鼓励和推崇的。
对于“儿童维密秀”,我们不禁要追问:这究竟是真正的才艺展示,还是商业敛财的工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