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师嗜好:梁启超爱打麻将 胡适好当月老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谈及了潘光旦的嗜奇之心。潘光旦一日突发奇想,为了满足好奇心,竟令家人四处搜寻,最终逮得几只老鼠,烹而食之。此事引起了在重庆的银行家兄弟的担忧,他远汇薄款,叮咛潘兄以猪肉为主食,再三强调生活窘迫时务必告知,不可再有此类冒险之举,以免被人指责疏忽亲情。
章太炎的爱好独树一帜。他对臭味情有独钟,钱化佛带来的一罐紫黑色臭咸蛋竟让他大为兴奋。随后,钱又带来一罐极臭的苋菜梗,章更是乐在其中。奇怪的是,无论钱带来何种臭物,只要请他挥毫泼墨,章太炎总是欣然应允。他还酷爱为人诊病,虽缺乏临床经验,但总是自信满满。朋友稍有不适,他便立刻开药,然而其药方之量令人望而却步。
黄侃为人处世耿介痛快,但他最引人注目的爱好却是佳肴与美酒。某日,他在酒楼宴请宾客时,因学生的喧哗而心生不悦。当弟子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并道歉时,黄侃却提出以美酒作为平息怒火的条件。他还酷爱养鸡,与斗鸡为伴,甚至将大梨、大石榴作为斗鸡的赌注,其情趣盎然令人称奇。
金岳霖的养鸡趣事广为人知。他在云南时养的一只斗鸡成为他的挚友,甚至与他同桌共餐。他乐此不疲地搜集大梨、大石榴与别家的孩子斗鸡,输了便以果实作为奖赏。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屋角摆满了蛐蛐,这些都是他爱鸡的食粮。
林语堂对烟的热爱可谓独具一格。他赞美烟的好处,甚至在文学史上也鲜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他对烟的颂扬始于主编《论语》的时期,尤其对纪晓岚的超大津津乐道。在他的理念中,“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他不仅不劝人,反而鼓励他人吸烟,可谓独树一帜。
梁启超提倡趣味主义的人生观,麻将对他的诱惑力极大。梅贻琦也偏爱此道,他在清华出版的文集中有记录,麻将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而胡适的爱好则更为有趣,除了喜欢打麻将,他还喜欢当月老,撮合了许多名人婚姻,他的“鸳鸯谱”上签名的都是名人夫妇。
这些大师在学术上造诣深厚,令人敬仰。然而在生活中,他们的爱好却让人忍俊不禁。他们也有自己的真性情,这些嗜好让他们备受尊敬的更显得可爱和人性化。他们不仅是学术界的佼佼者,更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个性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