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灭亡后,慈禧为什么要曾国藩裁军?慈
在历史的尘埃中,一幕幕壮丽的画卷缓缓展开。那是湘军与太平天国殊死搏斗的时代,1864年7月19日,湘军将领曾国藩攻陷天京(今南京),宣告了太平天国的灭亡。随着战争的结束,新的风云变幻也随之而来。
太平天国覆灭后,曾国藩的湘军成为朝廷的眼中钉。这支力量庞大的军队,人数多达十余万,不受朝廷节制,只听命于曾国藩一人,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部分湘军纪律败坏,在天京烧杀抢掠,尤其是鲍超回四川养病时,其霆军在西征途中发生哗变,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朝廷的担忧如悬河之决,曾国藩心知肚明。他多次表示要裁撤湘军,但因军饷等问题尚未解决,暂时未能付诸行动。面对这样的困境,朝廷采取了三大策略来逼迫曾国藩主动裁军。
朝廷派出湖广总督官文出马。官文是满洲正白旗人,出身贵族,对汉人素来有偏见。他派人潜入湘军内部偷取花名册,诬陷士兵为哥老会成员。曾国藩何等聪明,立即明白了官文的用意。这一举动旨在制造事端,迫使曾国藩在压力下裁军。
朝廷派江西巡抚沈葆桢出马。沈葆桢是一代名臣的女婿,曾击败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名动官场。他曾被曾国藩邀请出山并推荐为江西巡抚。沈葆桢似乎并不领情。他多次扣发湘军的粮饷后,又派人精确拦截了一艘湘军将领萧孚泗的船只,留下了他因天京而携带的金银财宝和江南购买的3名美貌女子。这一事件不仅让萧孚泗岌岌可危,也让曾国藩陷入困境。朝廷利用这一事件逼迫曾国藩裁军。然而奇怪的是慈禧太后却放过了萧孚泗并表扬了沈葆桢的做法这让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做法深感不满的同时又心怀感激不久之后曾国藩便下令裁撤湘军最终这支曾经庞大的军队只剩下了一万人
最后朝廷派出了僧格林沁亲王出马这位蒙古贵族出身的将领深得皇帝器重掌握了一支强大的蒙古铁骑他对曾国藩的湘军不屑一顾但却被湘军的胜利所震撼因此对曾国藩形成了威胁形成了一种逼迫其裁军的态势在采取强硬手段的同时朝廷也怀柔了一把没有追究萧孚泗的责任这一举动让曾国藩对朝廷的用意产生了复杂的感受在矛盾与压力之下曾国藩最终完成了湘军的裁撤任务
历史的脚步不停歇湘军的兴衰成败成为了时代的注脚然而这段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权力的游戏复杂多变在风云变幻中能够保持清醒和坚定是何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