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罗马帝国末期的巴高达运动,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我是德国网的小编,提及巴高达运动,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
在罗马帝国,奴隶们默默承受着无尽的劳役,而自由民则鄙视劳动。每年,奴隶主们会过180个节日,在观赏逐兽、剑斗和马车赛中虚度时光。宫廷生活更是极度奢侈,仅御用的美容师就有数百人。这种寄生生活,离不开无数奴隶的血汗。于是,有人警告那些富有的奴隶主:“如果穷人觉得生活无望,他们可能会让你们同归于尽。”
这个警告并非空穴来风。到了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已经民怨沸腾,奴隶起义的火焰席卷了整个帝国。高卢的奴隶起义首领提出了战斗号召:“把奴隶主变成奴隶!”公元186年,马特努斯首先发动了名为“巴高达”的奴隶起义。“巴高达”在古语中意为“战士”。马特努斯带领数百名奴隶进攻市镇和田庄,捣毁监狱,释放囚徒,声势日益壮大。罗马军队迅速前来镇压。马特努斯将起义军分散成小股,乔装越过阿尔卑斯山,计划趁机杀死罗马皇帝。可惜由于叛徒的告密,计谋败露,起义在公元188年失败。
巴高达的战士们并未屈服。在塞纳河与罗亚尔河地带,更大规模的巴高达运动再次兴起。起义开始,农夫和牧人变成步卒和骑兵,城乡战火纷飞,贵族仓皇逃生。两位巴高达首领自称皇帝,铸造钱币,各据一方。罗马统治者派出了副手西米安率领东方军团前来镇压。巴高达的战士们化整为零,声东击西,伏击敌人。罗马军队常常临阵退却。马克西米安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手段和大布弧形阵战术才扭转了战局。巴高达战士被迫退守塞纳河口的一座城堡,最终许多战士不屈献身。
巴高达运动并未停止。公元408年的一次战斗中,巴高达战士截击了罗马军队并夺取了全部战利品。五世纪初的一部喜剧反映了巴高达运动的情况。剧中主角奎罗路斯因家境贫寒而寻求庇护之所时被告知:“你最好是到罗亚尔河一带当‘强盗’。那里公正无私。”剧中描述的罗亚尔河一带正是巴高达活动的区域。这些起义不仅反映了奴隶们的英勇斗争精神,还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罗马帝国陷入绝境时出现的巴高达公社可说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除了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外,北非、色雷斯、多瑙河等地也燃起了奴隶起义的烈火。这些起义比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更高一级阶段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和持久性影响后世。可以说这是历史对帝国统治的一次深刻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