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玛君龙前肢退化 或为向鸟类进化的特殊渠
12月30日消息,回溯到1895年,在马达加斯加的半干旱低地,一种名为玛君龙的恐龙首次被发现。这种恐龙以其强有力的颚部、锋利的牙齿、粗壮的大腿和可怕的爪子闻名,它的凶猛甚至使它对同胞也痛下杀手。虽然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证据对玛君龙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其前肢的结构却一直是个谜。
近日,Sara Burch提出了一项新发现,她指出玛君龙的前肢结构与来自岗瓦纳大陆南部的阿贝力龙类兽脚恐龙相似。与其他兽脚恐龙相比,玛君龙的前肢构造独特,其臂骨长度仅为肱骨的1/4,肌肉发达,腕骨未骨化,缺乏爪子和手指的功能。整个结构看起来就像是肱骨上的一个附属物。
这种现象在兽脚类中并不常见,前肢退化在兽脚类中确实普遍存在。史密森研究所的Matthe Carrano表示,某些阿瓦拉慈龙具有极短的“手”和“臂”,而兽脚类的后代——鸟类在进化过程中甚至失去了足趾。尽管兽脚类的前肢有时会退化,但它们大多数仍保持着均衡的结构比例。像玛君龙和阿贝力龙这样前肢变得粗短的情况较为罕见,这可能是兽脚类走向鸟类的一条特殊进化路径。
由于缺乏现代对比物,对于这种奇特前肢结构的功能推测较为困难。Burch认为,这种前肢不可能用于抓握物品,其功能可能非常有限。解剖特征显示,其肘部和腕部具有较高的活动性,但足趾的活动性较低。研究者推测,这种前肢可能仅用于展示,或者代表了一种在晚白垩纪的岗瓦纳大陆上广泛存在的进化路线,但在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中消失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Jonah Choiniere表示,玛君龙的前肢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兽脚类进化的重要线索,之前关于阿贝力龙前肢退化的信息仅在南美洲被发现,而新发现则表明这种形态在晚白垩世的分布更为广泛。
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恐龙时代的神秘面纱,也让我们对兽脚类的进化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我们期待揭开更多关于玛君龙以及其它恐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