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救关
对于对麦城之战怀有浓厚兴趣的朋友们,奇秘网的小编带来了一篇深入解读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关羽败走麦城的悲剧,为何在生死关头却见死不救?
自古以来,战争中的英雄成败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关羽,作为蜀汉的首领和刘备的结拜兄弟,其英勇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
公元219年,刘备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足以看出他的超凡能力。当时,关羽负责驻守荆州,为了保卫这个战略要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主力军队则在淮南攻打合肥。关羽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派遣部分兵力由镇守卫江陵,傅士仁镇守公安,而自己则亲率大军进攻。
曹操深知关羽的威名,于是蒋济向曹操建议与孙权联盟共同对抗关羽。孙权也认同这一策略,与曹操结成了同盟。在公元219年末,东吴将领奉命来攻打关羽,此时的关羽正带着旧伤在战场上拼搏,最终被徐晃打败。他得知南郡失守,糜芳和傅士仁已经投降东吴。关羽期盼的救援一直没有到来,来自益州的刘备更是音信全无。
关羽无奈逃至麦城寻求一线生机,率领数十人突破了重重防线,却在临沮被擒。益州距离临沮仅有20公里之遥,为何刘备没有派兵救援呢?最终,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都丧命于孙权之手。关于刘备不救援的原因,或许有以下几点。
刘备对关羽的能力过于自信,认为他不可能失败,因此没有做好应对战败的预案。当时刘备刚刚在汉中称王,或许没有顾及到关羽的危机。有人猜测这是刘备的借刀之计。虽然曹操被打败,但其残余势力仍不可小觑。在蜀汉险峻的地形中,想要一举消灭曹操并非易事。刘备可能需要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而关羽或许是刘孙两家联盟破裂的催化剂。在这种情境下,关羽或许成为了两者之间的牺牲品。
这场战役中的种种疑团和复杂的人织,使得麦城之战成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关羽的忠诚、勇猛与悲壮的结局,都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话题。而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思考如何在面对困境时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