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思谦:唐朝最赖皮状元,青楼寻欢还写诗炫耀

奇闻异事 2025-07-23 16:41www.178959.com奇闻奇事

今天,我带着一篇关于裴思谦的文章和大家见面,希望你们会喜欢。

裴思谦这个状元的头衔可谓来路有些争议。他不仅不是一个清心寡欲的状元郎,反倒是在青楼买笑,作诗炫耀自己的风流事迹。尽管他的行为令人大跌眼镜,但他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在古代,读书人最向往的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在科举制度的封建社会里,涌现出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佼佼者——状元郎,却是屈指可数。从唐高祖武德五年到清光绪三十年,这漫长的一千多年间,仅仅产生了不到六百名状元。

裴思谦是绛州闻喜人,出身名门望族。他的伯父和父亲都是名声政绩都不错的人物。他并没有选择走正规的科举之路,而是选择了投机取巧。为了在众多举子中脱颖而出,他选择了攀附权贵。当时,宦官权臣是朝中一手遮天的人物。裴思谦为了拿下大太监仇士英,除了用金银开路外,还学会了逢迎拍马。

功夫不负有心人,裴思谦终于得到了仇士英的支持。在唐文宗开成三年的考试中,他参加了考试并成功获得了状元的头衔。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仇士英的推荐和威逼利诱下礼部侍郎高锴的妥协。

得到状元头衔后的裴思谦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他高调地跑去青楼狂欢,甚至还作诗炫耀自己的风流经历。他的诗《及第后宿平康里》描述了他夜宿青楼的艳情故事,句句俗艳却充满了自我炫耀的色彩。

令裴思谦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首诗竟然被收入了《全唐诗》。尽管他的行为令人不齿,但他的诗却流传至今。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评说的对象,也让我们看到了科举制度下的某些黑暗面。他的故事警示我们,即使取得了成功,也应该保持谦逊和自律,而不是放纵自我,追求短暂的快乐。

裴思谦的故事虽然令人大跌眼镜,但他的故事却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案例。他的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他的诗却具有艺术价值。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深刻地思考科举制度下的某些问题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9.com 奇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奇闻奇事,奇闻怪谈,奇秀网,奇闻异事,灵异事件,未解之谜,猎奇八卦,历史解密,科学探索,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