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画家黄永厚辞世 曾被誉为画坛奇才
黄永厚的艺术人生:文真字古,画中有傲骨
黄永厚,一个深入人心的名字,一位将画笔当作思考工具的艺术家。他曾与杂文家陈四益在《读书》等杂志开辟文画专栏,用独特的视角针砭时弊,影响深远。他与哥哥黄永玉同为知名画家,但艺术风格却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黄永厚身上的文人气更重,他从来不愿意成为一件工具,哪怕金光闪闪。他的画作中,长跋是他观察现实、反思自我的独特方式,拒绝媚俗,彰显了他的艺术坚持。
回想起他的童年,有一次发高烧几乎丧命,又被父母精心照料,存活下来。命大的他,从小便受到父母的厚望。父亲让他舔一下从“牺牲”架上割下来的肉,这是他与传统文化的初次亲密接触。
黄永厚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无师自通的他在大照壁上自由绘画,十四岁时因一幅画作而被抓壮丁,因才华而晋升中尉。风云变幻中,他在部队里依然坚持画画。命运多舛的他,经历了动荡的生活后,回到北京成为自由画家。
多难的人生反而增强了黄永厚对生活的热爱,养成了他独特的生活态度,也培育了他卓异的绘画风格。他视读书为第一生命,涉猎广泛,上了年纪后更加关注社会人生。他的孤傲中透露出一种顽固的自信。
黄永厚的人物画独具一格。他笔下的魏晋人物长发纷飞、衣裾飘扬,袒胸露腹,粗砺怪诞,一副孤高傲世的架势。了解他的人都说他画的是自己,刘海粟给他的条幅是“大丈夫不从流俗”。
他的艺术主张鲜明而坚定。有的人画了一辈子,却弄不明白自己的主张是什么。对于黄永厚来说,一个画画人的主张至关重要。他认为画画不只是技术,更是心灵与社会的对话。他不肯削足适履迎合市场,对购画者有所选择。他常常把画随意塞进信封,寄给朋友,表达他对艺术的真挚追求和独立精神。
黄永厚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画作充满生命力,他的艺术人生更是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画作和人生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屈不挠、独立自信的艺术家的形象。冰炭同炉,这就是黄永厚,一个充满矛盾和魅力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