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尸首骨被分身的趣谈
乾隆尸首骨分身的传奇故事
乾隆帝,这位被誉为“如意之君”的清朝皇帝,也有其不为人知的悲惨遭遇。一场震惊朝野的裕陵盗案,为我们揭开了乾隆帝尸首骨被分身的神秘面纱。
在1928年的炎炎夏日,流氓军阀孙殿英率领工兵悍然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为了打开石门,他们采取了多种手段。首先是砸,利用利器如镐、锤子等进行猛烈攻击,但效果并不显著。接着是撞,他们用巨大的木头撞击石门,甚至用人海战术,年轻力壮的士兵抱着大树冲向石门,最终撞断了自来石。面对被棺材顶住的第四道石门,士兵们不得不使用,将其炸开。
在这场浩劫中,乾隆皇帝的形象显得尤为凄惨。盗案发生后不久,溥仪召开的“御前会议”决定重新安葬乾隆帝及其后妃的尸骨。参与重殓的遗老们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编辑成珍贵的《东陵盗案汇编》。
据记载,乾隆帝及后妃的尸骨遭受了惨重的摧残。他们的尸骨被抛出了地宫。由于地宫深处积水茫茫,珍宝和尸骨都浸泡在泥水中。匪徒们进入地宫后,面临两大难题:一片汪洋的水域和一片黑暗的环境。他们在水中用筛子捞取宝物和尸骨,但发现许多尸骨已经变质发黑。
更为凄惨的是,乾隆帝的头骨竟然不见了。重殓人员四处寻找,最终在第四道被炸倒的石门底下发现了乾隆帝的头颅。由于长时间压在石门底下,他的下颌骨被砸碎了。而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当宝熙抱着乾隆的头盖骨时,《宝熙日记》记载道:“两眼只有深眶,执灯近前观看,好似有白光从眼眶里射出。”这一幕令人毛骨悚然。
乾隆帝作为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生前享尽荣华富贵,却落得尸骨不全的下场。这场裕陵盗案不仅是对乾隆帝个人的悲剧,更是对清朝皇室的一次巨大打击。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即便如此伟大的皇帝,在死后也难免遭受如此的凄惨遭遇。更多关于乾隆皇帝的趣谈,请关注奇技网频道,让我们一起历史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