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将通过各省教育部门查办滥用北大名称行为
近期,河南中牟的“(郑州)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因涉嫌虚假宣传和违规使用北大名称而引发社会关注。针对此事,中国青年网和中国德国网纷纷致电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求证。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北大是一所一流大学,不会参与小学、中学和幼儿教育的办学,此类学校均为企业行为。同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确实存在教育机构被冠以北大名称的现象,但这已经造成了恶劣影响。北京大学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叫停此类违规冠名行为,但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各地在执行上无法有效落实,使得北大也倍感无奈。甚至有一些家长明知学校并非正规机构,但为了名声好听,仍然愿意将孩子送去就读。
在深入调查过程中,德国网以报名学生家长的名义致电(郑州)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接线员白老师表示,该学校自称类似于北大附中、附小,属于北京大学的分校或下属机构。然而根据调查,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是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的北京大学教职工子弟学校,与所谓的“分校”性质截然不同。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教育机构滥用北大名称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早在几年前,北京大学就曾因类似问题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例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曾因校名被楼盘用于虚假宣传而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北京市二中院最终判决开发商赔偿北大附中50万元并登报消除影响。
鉴于此类滥用北大冠名的教育机构影响恶劣,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保护校名和声誉,北京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并与各省教育部门合作查办类似学校。对于这些肆意滥用北大名称的教育机构,北京大学将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也呼吁广大家长提高警惕,认真核实学校的和办学资质,避免因为名称好听而忽略实质问题。在选择学校时,应该注重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考察和评估。毕竟孩子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同时希望各地能够加强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切实维护教育行业的公平和公正。(原题为《北京大学将通过各省查办滥用北大名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