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比例待提升
中新德国网报道,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专项督导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各地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这份报告的背景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确保相关省份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能够全面覆盖该计划。为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开展了专项督导工作,对各地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督查。
从报告的内容来看,各地党委和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供餐条件不断改善,资金管理和使用也更加规范和严格。各地还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普及科学营养知识,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认可度。
报告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地方主体责任的落实还有待加强,需要各级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食堂供餐比例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食品和资金安全、营养健康教育以及全覆盖工作的推进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五点建议。要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确保能够承担起营养改善计划的责任和实施工作。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建设设施齐全、卫生达标的学校食堂。第三,强化食品和资金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第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和家长正确认识营养改善计划。要加大全覆盖工作力度,确保到2017年秋季开学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具体来说,相关省份需要认真落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协议书,将试点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改善供餐条件,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省级统筹,确保营养改善计划能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有效实施。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保障。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引。我们期待着各地能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