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时期大败回鹘
在历史的尘埃中,一幕壮丽的草原风云变幻正在上演。回鹘宰相安允合与特勒柴革的一场密谋作乱的行动,在彰信可汗的洞察下被挫败。与此另一宰相掘罗勿正面临诛灭之危,他果断行动,借沙陀兵的力量共同攻击彰信可汗。草原的命运并未因此停歇,因为灾难正在酝酿中——疾疫的蔓延与大雪的降临,使得羊马大量死亡,回鹘的辉煌开始衰落。
开成五年秋,回鹘的别将句录莫贺为复仇挺身而出,引领黠戛斯骑兵十万进攻掘罗勿,其势如破竹,大败掘罗勿和当时的可汗馺特勒,焚烧了可汗的牙帐。回鹘的部落如同被风吹散的沙粒,四散逃亡。可汗的弟弟咀没斯以及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等人,带领部落抵达天德军的驻地,请求归附内地。
南迁的回鹘分为两支,一支以王子乌为首,在牙帐附近的13个部落拥护下,成为乌介可汗,南保错子山。另一支则由可汗的兄弟嗢没斯等人及其相赤心、仆固、特勤那颉啜等统领。这两支南迁的回鹘共有二十七个部落,人数多达三十万。在内部纷争与外部环境压力下,他们向西迁移,寻求生存的空间。
与此唐廷也在积极应对这一局势。李炎皇帝诏命河东、振武军队严加防范,并给乌介谷米2万斛以助其度荒。乌介可汗却带兵劫杀了送唐太和公主南归的达干等人,把公主作为人质,继续向南穿越戈壁。乌介可汗又派人向唐廷提出暂借振武军一城居住的要求。李炎皇帝命右金吾大将军王会等人前往慰问,并赈济米2万斛,但委婉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回鹘内部纷争不断,那颉啜收留赤心之众向东逃去并侵掠唐边。乌介可汗虽然势力衰微,但仍保有十万兵力,牙帐设在河东大同军以北的阊门山。他率兵南下,突然进入大同川掠夺牛马数万头,转战至云州城下。李炎皇帝征发各地屯兵加强防御,待来春再出兵驱逐回鹘。
在激烈的战斗中,刘沔兼任招抚回鹘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乌介可汗面临振武的威胁时,刘沔率兵追击至杀胡山大胜。回鹘兵被斩首万人,收降两万余人。乌介可汗向东北方向逃去归附子族。三年后,他被部下所杀。至此回鹘汗国开始衰败瓦解。此后唐北部边境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安定局面。与此同时会昌年间黠戛斯也向唐朝称臣唐朝也重新控制了奚契丹等族部落。这一历史时期的波澜壮阔画卷展现了草原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纷繁复杂的互动与斗争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