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或会加快兔群繁殖速度
【奇闻速递】介绍罕见气候现象背后的秘密——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圣婴现象,是描述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专有名词。当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持续变暖时,整个世界的气候模式都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不仅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能是古文明消失的幕后推手。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厄尔尼诺现象虽然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对兔子而言却是福音。
据外国媒体报道的研究成果显示,厄尔尼诺现象对兔子种群数量有着重要影响。每当这一气候现象发生,兔子的数量都会经历一次大幅增长。沿着美国太平洋沿岸,厄尔尼诺带来的大量雨水为啮齿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犹他州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岩层中的远古兔子化石进行分析,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这一发现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们如何应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长期气候变化对动物影响的新视角。
领导这项研究的犹他州大学人类学家杰克·布劳顿教授表示,过去10000年到5000年间,厄尔尼诺现象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发生频率有显著增长,与此该地区的兔子数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这次发表在Quarternary Research期刊上的研究,是首个关于脊椎动物对厄尔尼诺现象长期反应的记录。
厄尔尼诺带来的雨水让动物们能够吃到更多的植物,从而促使古代兔群数量激增。随着食物供应的增加,这一影响可能扩散到整个食物链。布劳顿教授指出:“尽管许多濒危物种正面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但一些气候变量实际上有助于它们种群的延续。”
研究人员还对不同类型的兔子进行了研究,包括丛毛棉尾兔、沙漠棉尾兔和黑尾杰克兔。他们发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更频繁的时间段里,兔子的整体数量会上升,特别是喜欢潮湿环境的丛毛棉尾兔的繁衍速度最快。生活在内陆的兔子比生活在沿海的兔子对气温变化更敏感。
布劳顿教授警告说:“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濒危物种受到伤害的几率也随之升高。”他进一步指出,过去中世纪的全新世时期,大盆地的气候比现在更加温暖和干燥。但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频发和降水量的增加,这一区域的气候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对动物种群影响的宝贵线索,并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厄尔尼诺现象的未来变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