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克教徽是什么样的 锡克教是提倡变革的宗教?
锡克教以其独特的教徽——三剑一环为标志,吸引了超过1,700万的信徒,他们大多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地区。位于阿姆利则的圣金庙,坐落于一个人工湖的中央,这里是锡克教徒心中的圣地。锡克教徒因其独特的头巾和留长的头发而引人注目,这是他们宗教信仰的重要象征。
“锡克”一词在印地语中意味着“门徒”,锡克教徒是创始人那纳克的追随者。他们严格遵循十位古鲁或祖师(包括那纳克及其九位继承人)的教诲,这些教义被收录在了锡克教的圣书《Guru Granth Sahib》中。锡克教起源于16世纪初期,当时那纳克祖师汲取了教的精华,创立了一种融合性的宗教。
那纳克所传授的道理简洁而深刻:“既然只有一位神,他就是我们的父;因此我们都是弟兄。”锡克教同样信奉唯一神论,并反对偶像崇拜。(诗篇115:4-9;马太福音23:8,9)他们沿袭了印度教的传统信仰,认为灵魂不灭、存在转世投生和业力报应。锡克教的宗教场所被称为謁师所(gurdwara),与印度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可参见诗篇103:12,13;使徒行传24:15。
那纳克定下的一项重要的诫命是:“要时刻铭记神的旨意,反复颂念他的名字。”神被尊称为“真实者”,虽无名,但信徒们始终怀有敬畏之心。(诗篇83:16-18)另一项重要的诫命是:“要将你所得的与不幸的人分享。”每个锡克教神庙都设有免费食堂(langar),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所有人都可以在此免费享用食物。神庙甚至提供免费的住宿给旅人。——雅各书2:14-17。
最后一位祖师哥宾德·辛格(GobindSingh, 1666-1708)创立了卡尔沙(Khalsa)教团,这是一个锡克教的兄弟会组织。他们倡导所谓的5K主义,包括:不剪发(kas),象征灵性长进;发里藏梳(kangha),象征秩序和自律;佩剑(kirpan),象征尊严、勇敢和自我牺牲;戴钢手镯(kara),象征与神的团结;穿短衫至膝(kachh),代表端庄和道德约束。这些信仰和实践构成了锡克教独特的宗教文化,引导着信徒们地追求灵性成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